在中國中游,產業水平是主流,進口替代帷幕已經拉開:設備是國內3D打印行業最大的環節,目前占全行業總產值的40-50%;來自國內3D印刷市場,設備的進口替代窗簾已經打開,在股票市場,聯泰和鉑升已經推出。包括華舒和華舒在內的三家公司的總份額已達到27.9%(主要是工業級3D打印機)。在全球范圍內,美國仍然是最大的設備和應用市場,中國市場正在迅速增長。預計隨著技術的成熟,工業 3D 打印機的價格仍有很大的下降空間,性能價格比的逐步提高有利于下游應用的擴展。桌面打印機正面臨激烈的競爭,市場集中度短期內難以提高。
下游應用、航空航天、醫療、汽車、機械多點開花:3D印刷技術已經用于軍事、航空航天、醫療、汽車、機械設備制造和消費領域。2017年國內3D打印下游應用中,工業產品占55%,軍品占16%,民品占29%。工業3D打印的應用規模遠遠超過消費類3D打印。我們認為,雖然 3D 打印技術的成本在逐步降低,但仍處于較高水平,因此判斷未來 3D 打印仍將在高附加值行業發展。